走進會說話的眷村|好丘「回家說故事」影像展 重現六段真實人生光影

  • 張博閎
  • 生活
  • 臺北
  • 好丘 Good Cho's

好丘 Good Cho's 邀請您一起來眷村走走,四四南村口述歷史影像計畫「回家說故事」實體展於10月10日到10月31日在好丘信義店正式開展,展覽以六位受訪者的口述與家庭影像為軸,重現舊時眷村的日常微光。

展覽以六位受訪者的口述與家庭影像為軸,重現舊時眷村的日常微光

從定時供給的水電,到門口社交的彼此照看,從颱風夜互相扶持的記憶,到年節餐桌上互換家常菜的默契。讓觀眾在城市心臟地帶,走入一條會說話的時光隧道。這不是懷舊的靜態陳列,而是一場公共記憶的練習:以文字、聲音與老物件,讓「家」再次被看見、被聽見、被理解。六篇生命書寫是展覽的核心:

  • 丁字號的鄭秀英在六坪容納六口的屋裡學會擀皮、辦桌,也學會吵架不隔夜的鄰里分寸。
  • 甲字號的余碧卿以泥土灶伺火,在大水溝邊看公公種菜,從「不會」一路熬到能辦兩桌的踏實。
  • 同在丁字號的冷周珠記住了風雨課,颱風夜與街坊抬輪胎壓天窗,雨停後再一個個搬下,孩子坐洗澡盆當小船,笑聲在積水上漂。

好丘 Good Cho’s將採訪文本整理為完整文章,並透過網站將其故事永久保存,試圖讓觀眾不只「看見」歷史,更能透過數位的方式,與遠方的親友分享這段難忘的記憶。

  • 岡山大鵬六村的黃富嶺回憶小庭院與甘蔗田,放學成「小蜜蜂」替阿兵哥跑腿,年節灌香腸、風乾臘肉,把省籍與情感用味道縫在一起。
  • 左營建業新村的黎明珍在寬闊的院落裡長大,後來與丈夫重建故居,把兒時的眷村記憶寫成一本精彩的書。
  • 乙字號長大的于麗華,則以北高南低的地勢、公廁路線與防空洞座標,描繪出「不便」與「互助」交疊的日常現場。

六個名字、六篇故事,合成了一張滿煙火生活氣息的眷村群像。

好丘 Good Cho's深受眷村文化啟發與精神延續,邀請大家一同走進信義店的時光隧道,與六位受訪者並肩散步。看文字如何把門牌與院子點亮,並走進信義店品嚐各種特色的眷村菜。

    標籤:
  • 好丘
  • 眷村
  • 回家說故事
  • 實體展覽
  • 文化傳承
目前時間:2025/01/16 00:00:00
點擊圖片前往連結

Copyright © 2023 - 2025 日享傳媒 SunRiseSharing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