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骨鬆日行動號召|別再忽視骨骼健康《2025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指引》發布
- 張博閎
- 生活
- 臺北
-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
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,65歲以上人口超過450萬,骨質疏鬆症(骨鬆)已成為影響國人健康的重要議題。根據調查,台灣50歲以上女性每3人就有1人、男性每5人就有1人一生中可能出現骨折,其中髖部骨折後的一年死亡率高達兩成,顯示骨鬆防治刻不容緩。
今年10月20日世界骨鬆日以「別再忽視骨骼健康(It's Unacceptable – Stop the Neglect of Bone Health)」為主題,呼籲全球重視骨骼保健,從營養、運動到定期檢測,提升全民對骨骼健康的重視。
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骨科部教授陳崇桓指出,骨鬆應比照慢性病長期管理,重點在「持續」與「接續」,並呼籲民眾在骨折前就應積極預防。該學會同步發布《2025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與指引》,提出整合性照護與長期追蹤機制,並參與國際脆弱性骨折網路組織,期望提升台灣骨鬆防治效能。
健保新制前移防線 糖友應關心骨骼健康
隨著健保新制擴大給付,高風險族群與多部位骨折已納入保障,防治策略正式邁向「預防導向」的新階段。學會提醒,糖尿病、類風濕性關節炎及長期使用類固醇者亦屬骨鬆高風險族群,應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,避免忽視骨骼健康。
自我評估工具助早期辨識風險
民眾可透過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提供的自我評估工具(OSTAi、MOSTAi)初步判斷骨鬆風險,再依醫師建議進一步檢測與追蹤。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呼籲:「骨折不是小事,骨鬆不可忽視。及早檢測、積極防護,才能維持良好行動力與生活品質。」